什么是 OSI 模型?– 7 个 OSI 层详解 – AWS

开放系统互联(OSI)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其他机构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制定。1984 年发布了第一版 ISO 7498 标准,当前版本为 ISO/IEC 7498-1:1994。接下来介绍模型的七层。

物理层

物理层是指物理通信介质和通过该介质传输数据的技术。数据通信的核心是通过光纤电缆、铜缆和空气等各种物理通道传输数字和电子信号。物理层包括与信道密切相关的技术和指标的标准,例如蓝牙、NFC 和数据传输速度。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是指用于通过物理层已经存在的网络连接两台计算机的技术。该层管理数据帧,这些数据帧是封装在数据包中的数字信号。数据的流量控制和错误控制通常是数据链路层的重点。以太网是该级别标准的一个示例。数据链路层通常分为两个子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和逻辑链路控制(LLC)层。

网络层

网络层涉及的概念包括跨分散网络或者节点或计算机的多个互连网络进行的路由、转发和寻址。网络层也可以管理流量控制。在整个互联网上,互联网协议 v4(IPv4)和 IPv6 是主要的网络层协议。

传输层

传输层的主要重点是确保数据包以正确的顺序到达,没有丢失或错误,或者在需要时可以无缝恢复。流量控制和错误控制通常是传输层的重点。在这一层,常用的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一种近乎无损、基于连接的协议)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一种有损的无连接协议)。TCP 通常用于所有数据必须完好无损的情况(例如文件共享),而 UDP 则用于没有必要保留所有数据包的情况(例如视频流式传输)。

会话层

会话层负责会话中两个独立应用程序之间的网络协调。会话管理一对一应用程序连接的开始和结束以及同步冲突。网络文件系统(NFS)和服务器消息块(SMB)是会话层的常用协议。

表示层

表示层主要关注应用程序发送和使用的数据本身的语法。例如,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JavaScript 对象标记(JSON)和逗号分隔值(CSV)都是描述表示层数据结构的建模语言。

应用层

应用层关注应用程序本身的特定类型及其标准化通信方法。例如,浏览器可以使用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HTTPS)进行通信,而 HTTP 和电子邮件客户端可以使用 POP3(邮局协议版本 3)和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进行通信。

并非所有使用 OSI 模型的系统都会实现每一层。